淘宝黄道婆发明了什么纺织工具 纺织工具怎么使用

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黄道婆发明了什么纺织工具,以及纺织工具怎么使用的知识点,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,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。

文章详情介绍:

温暖的辉煌

上海的郊外,一年四季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鲜花,但现在很难寻觅到一朵盛开了近千年的花朵,一朵给人美丽、更给人温暖的棉花。

花放不求谁闻香,只为温暖留人间。棉花,曾是上海郊区大地的一道风景。春天的棉苗,随着气温的上升,慢慢生长成绿油油的一片片棉林,随着春风荡漾;夏日,嫩黄色的、粉红色的、浅紫色的花蕾开满田野,在阳光下灿烂芬芳;秋季,棉絮挂满棉杆,远望似冬来初雪,近看似一张张白白胖胖的笑脸,一直笑到秋深寒来。

棉花,曾使松江获“布衣天下”之誉,松江棉布畅销海内外,江南市镇也因棉纺、织布业兴盛经济繁荣了几百年。

棉花(亚洲棉)原产南亚,落户上海是南宋隆兴元年,她的到来,使江南锦上添花。明正德《松江府志》记载:“木棉本出闽广,可为布,宋时乡人始传其种于乌泥泾,今沿海高乡多植之。” 上海地区宋代已有棉花种植,上海“冈身”以东的东乡地势高,宜于棉花种植。元代初期至元二十六年(1289年),官府在长江流域已设木棉提举司,提倡植棉。但棉花和纺织业在江南的大发展,使松江成为“衣被天下”的纺织业中心,是一个具有传奇色彩的农村妇女,乌泥泾的黄道婆。

江南的栽桑养蚕丝绸织造在唐宋已经相当繁荣发达了,但用棉花纺纱织布,黄道婆之前乌泥泾的纺纱织布技术是相当原始的。在元元贞年间黄道婆从海南岛的崖洲回到故里,带回了海南岛先进的纺纱织布技术,把技术传授给当地农家妇女,并教当地乡亲“彷制扞、弹、纺、织之具,至于出错纱、配色、综线、挈花,各有其法”,她自己也依靠织“崖州被”维持生活。以前人们睡觉的被子,要么用丝绸,要么用麻。丝绸昂贵,不是一般老百姓可以用得起的,麻布生硬,没有棉布松软舒服,所以黄道婆 的“崖州被”在当地一下子传开了,农家纷纷效彷,黄道婆细心传教,使乌泥泾棉纺织业发展起来,一千多户农家因此变得丰衣足食。从此,黄道婆棉花的纺织技术,使松江府的棉纺织业迅速发达起来,成了江南市镇经济的支柱,使松江成为 “衣被天下”的全国纺织业中心。

淘宝黄道婆对棉花纺织工具的引进、改革、创新,开发各种精美的纺织品,提高纺织品的质量,丰富品种等贡献,古书都有记载,今人也有很多的研究。她使一朵域外传来在江南不起眼的棉花,从元至明清,发展成繁荣的产业,成了中国纺织史上的丰碑,也写进了李约瑟主编的《中国科学技术史》。这的确是一个史诗般的传奇。

明朝开国初,朱元璋曾下令 “凡田五亩至十亩者,栽桑、麻、木棉各半亩,十亩以上倍之。” 规定百姓可用棉布、棉花缴纳田赋。据《农政全书》记载,明朝南京大理寺正卿张五典出巡吴地,路过上海县,发现棉花种得过密,影响产量,提出定棉宜疏,不宜密,不可两株并连等,刻印而传之,对促进棉花产量的提高起到了积极的作用。从皇帝发令到高官具体指导生产,这说明明朝的官府官员都非常重视棉花生产,更令人惊讶的是,这个读书人出身的张五典官员很懂得棉花种植,视察经过地方,不忘指导生产,当地的棉花生产如何能不兴旺。所以,到了明代中叶,松江府无论城乡,几乎达到家家纺纱、户户织布的程度。

上海地区的棉纺织业,到了明代已经发展得非常专业,非常精致了,形成了四大品种,七八十种布名,有标布、扣布、稀布,还有高丽布等,可以做衣被、鞋袜、装饰。棉布也不再是单纯的白布了,有各种各样的颜色,各种各样的图桉。织造十分精美的花色棉布进入了宫廷,一下子受到嫔妃宫女们的喜爱,于是,朝廷给松江府下达了专为宫廷织造花色棉布的任务,松江棉布也成了贡品。

“卖不完的松江布,收不尽的魏塘纱。” 这是形容当时江南棉纺织业空前繁华的景象。这名副其实。因为,它不仅运销至全国各地,而且还出口到海外,被人们称为 “土布出洋”。据一些专家研究,中国棉布17世纪初已经出口到南洋,18世纪叁十年代英国的东印度公司已经开始采购“南京棉布”,销往欧洲各国。南京是清代两江总督府的驻地,是江苏的代表,所以江苏出产的棉布为南京棉布。据一位在上海附近考察的英国植物学者说,在上海附近种植的棉花名叫南京棉花,用它纺织成的棉布,叫做南京棉布。所以出口到欧洲的松江棉布,被称为南京棉布也不足为奇了。雨果在《悲惨世界》里描写的市民所穿的流行裤子,也是叫南京棉布,欧洲人已习惯这样叫了。复旦大学樊树志教授说,既然是 “上海附近种植的棉花” 纺织成的棉布,准确的应该叫做“上海棉布”或者“松江棉布”。现在来说,这是更符合农产品产地商标的说法。

清代,康熙皇帝作“木棉赋”,把“御制棉花图”刻石立碑,鼓励棉花生产发展。上海地区的棉花生产还是保持着旺盛的势头,松江等地棉纺织业蓬勃发展,产品远销海内外,声名鹊起,形成若干优质棉布的品牌。当时一些不法商人,冒用松江棉布的品牌、商标,非法经营,牟取暴利,泛滥成灾,这种现象引起了官府的重视。顺治十六年(1569年)、乾隆元年(1736年)松江知府衙门两次立碑发告示,严禁假冒,保护优质棉布品牌。这两则告示,说明当时松江棉布生产产销两旺,松江品牌的棉布品质之好,在市场有了盛誉,所以有人要冒牌。当然也说明,当时的官府已经有了打假维护市场诚信的意识。

松江府的棉布曾经辉煌了几百年,因为棉纺棉织工具的引进、改良、创新,因为织造工艺的精湛和人工的廉价。英国工业革命以后,出现了机器与工厂化的棉纺织业,劳动生产率大幅提昇,而中国的乡村纺织业依然停滞在手工阶段,失去了 “土布出洋”的竞争优势。

江南纺织业兴起也在工具,衰弱也在工具。工业化的进程,不管是欧洲还是美国,事实上都极大地刺激了农业的发展。鸦片战争前的二十年,英国纺织业的工业化发展,给棉花生产带来了新的需求,美国南方大农场的棉花与蓄奴,规模化和廉价的劳动力使棉花生产迅速地发展起来,成为了主导经济,形成了美国南方的“棉花王国”。所以鸦片战争前,我们无论是棉花原料生产还是加工纺织业生产,在世界上都已经落后了,只是国门紧锁,国人不知外面的世界而已。鸦片战争以后,英国纺织品对中国的出口持续增长。在洋枪洋炮,洋纱洋布盛行的大背景下,曾经被誉为“衣被天下”的江南纺织业,从此衰落,作为商品渐渐消失。

棉、纺、织作为上海地区经济的一个支柱产业,就此落幕。但农民们因着对棉花的依恋与穿着的习惯,还少量地在高坑地种一些棉花,纺织一些棉布,作为自给自足保留着。

近代民族企业兴起,特别是民族资本家在上海纺织业的发展,给上海棉纺业重拾辉煌带来了机会。民国时期,上海郊区棉花生产也出现过好的势头。1920年到1925年,棉花种植面积在300到350万亩,供应上海各个纺织厂。当时上海纱厂联合会及国民政府农林部棉产改进处,在全国各地推广美国引进的陆地棉,改良品种,提高产量。抗日战争爆发以后,由于粮食紧缺,上海郊区大面积减少棉花生产,扩大粮食种植。

新中国成立以后,中央人民政府发出了 “多种棉花,爱国发家”的号召,使棉花生产又有了恢复性的发展。上世纪50年代初,上海郊区棉花种植两百多万亩,到了60年代初,由于粮食紧张,棉花种植再度下降。上世纪七十年代,上海按照国家计划种植棉花,面积稳定在150万亩左右。上世纪八十年代前期,国家提高棉花收购价格,实行超购奖粮,全国棉花生产发展很快。棉花多了,导致出现了卖棉难,严重挫伤了农民种植棉花的积极性,上海地区棉花面积下降到50万亩左右。棉花生产从此一蹶不振。到了上世纪90年代初,上海市政府也出台了一些奖励政策,鼓励棉花生产,但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,劳动力的转移,机械化程度低、用工多、比较效益低的棉花生产在上海郊区越来越少。

到1999年,全市已基本没有棉花的种植,除了农民在自留地种植一部分作为自用,商品棉种植从此在上海郊区大地上消失了。

棉花在上海地区始种以来,品种都是亚洲棉,各个地方每家每户每年优选出好棉花作为下一年的种子,经过漫长的岁月演变进化,这里有了黑籽、白籽、青梗、红梗、紫棉等棉花品种。但当地人口中的这些小棉花 (亚洲棉),与洋棉花(美国陆地棉)比起来,产量要差很多。清同治四年(1865年) ,上海地区从美国引进陆地棉,是全国最早的从外国引进棉花种子的地方。之后,上海的个人、上海的华商纺织联合会等也多次引进过美国的棉花种子。引种试验有成功,也有失败。真正成功引进美国棉花品种并大规模种植生产,源于上世纪50年代引进美国 “岱字棉”,并在这基础上,上海的农业科技人员经过几十年的努力,选育出适合上海地区的高产优质棉花品种。

自宋朝以来,棉花在这个地方生长了近千年,辉煌了几百年,富裕了一方,温暖了大江南北的人们。现在,它默默无闻地消失了,消失得有点黯然神伤,因为再也不可能回到这块肥沃的热土上来了。

英国纺织的工厂化,淘汰了江南小作坊的手工纺织业。美国大农场、机械化、高产量的廉价棉花,又淘汰了我们小农田、劳动密集型的棉花生产方式。现在好了,我们新疆棉花生产也是大农场、机械化、高产量、高品质,一亩地的产量相当于江南五亩地的产量,棉花在新疆成了大产业。

优势有时候是先天的,优势有时候是比较出来的。优势也是相对的、变化的,但更多的时候优势又是创造、独特的。上海棉花的兴衰,给人们留下了意味深长的思考。

棉花,一棵美丽温暖的花,在江南的记忆里依然灿烂、芬芳。

栏目主编:黄勇娣 文字编辑:黄勇娣 题图来源:视觉中国 图片编辑:曹立媛

来源:作者:稼穑